咏意
常闻南华经,巧劳智忧愁。
不如无能者,饱食但遨游。
平生爱慕道,今日近此流。
自来浔阳郡,四序忽已周。
不分物黑白,但与时沈浮。
朝餐夕安寝,用是为身谋。
此外即闲放,时寻山水幽。
春游慧远寺,秋上庾公楼。
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
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舟。
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
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华经:即《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 巧劳:过度使用智慧和技巧。
- 无能者:这里指那些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随遇而安的人。
- 遨游:自由自在地游玩。
- 道:这里指道家的哲学思想。
- 浔阳郡:今江西省九江市,白居易曾在此任职。
- 四序:四季。
- 不分物黑白:不区分事物的对错好坏。
- 沈浮:随波逐流,顺应时势。
- 闲放:悠闲自在。
- 慧远寺:位于九江的一座寺庙。
- 庾公楼:位于九江的一座古楼。
- 瓯:古代盛茶或酒的器皿。
- 虚舟:比喻心境空明,无所牵挂。
翻译
我常听说《南华经》中的教诲,过度使用智慧只会带来忧愁。 不如那些无所求的人,吃饱了就自由自在地游玩。 我一生都爱慕道家的思想,如今更接近这种生活方式。 自从来到浔阳郡,四季轮回已过一周。 我不再区分事物的对错,只是随波逐流。 早餐后安心睡觉,以此为生活的策略。 除此之外,我便悠闲自在,时常寻找山水的幽静。 春天我游历慧远寺,秋天登上庾公楼。 有时吟诵一首诗,有时品一杯茶。 身心无所牵挂,如同空无一物的船只,自由漂浮。 富贵也有苦楚,苦在内心的忧虑。 贫贱也有乐趣,乐在身体的自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道家无为而治、顺应自然思想的向往和实践。他通过对比“巧劳智忧愁”与“无能者饱食遨游”的生活态度,强调了放下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诗中描绘的浔阳生活,无论是四季的更迭,还是山水间的悠游,都体现了诗人对简朴自然生活的热爱。最后,通过对富贵与贫贱的对比,诗人进一步阐释了自由与内心平静的真正价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