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沦落老人追寻前约且结后期

往子为御史,伊余忝拾遗。 皆逢盛明代,俱登清近司。 予系玉为佩,子曳绣为衣。 从容香烟下,同侍白玉墀。 朝见宠者辱,暮见安者危。 纷纷无退者,相顾令人悲。 宦情君早厌,世事我深知。 常于荣显日,已约林泉期。 况今各流落,身病齿发衰。 不作卧云计,携手欲何之。 待君女嫁后,及我官满时。 稍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 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微之:指元稹,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
  • 休退:指退休。
  • 沦落:指境遇不佳,失意。
  • 拾遗:唐代官职,负责纠正皇帝的过失。
  • 清近司:指清要的官职。
  • 玉佩:古代官员佩戴的玉制饰品,象征身份。
  • (yè):拖,拉。
  • 绣为衣:指华丽的官服。
  • 香烟:指宫廷中的香火。
  • 白玉墀(chí):白玉台阶,指皇宫中的台阶。
  • 宠者辱:指受到宠爱的人最终也会遭受屈辱。
  • 安者危:指看似安稳的人也会有危险。
  • 宦情:指官场生涯。
  • 林泉期:指隐居山林的约定。
  • 齿发衰:指年老体衰。
  • 卧云计:指隐居山林的计划。
  • 渔樵资:指足以维持渔樵生活的资产。
  • 白首:指头发变白,即年老。

翻译

昔日你我同在朝为官,你担任御史,我则忝列拾遗。我们都逢盛世,同登清要之职。我佩戴玉佩,你穿着绣衣,一同在香烟缭绕之下,侍立于白玉台阶之上。朝见宠臣受辱,暮见安逸之人遇险。众多人无退路,相视令人悲叹。官场生涯你早已厌倦,世事我深知其苦。常在荣显之时,已约定将来隐居山林。如今我们各自流落,身患病痛,齿发已衰。不作隐居之计,携手又欲何往?待你女儿出嫁后,我官职期满时。稍无家庭牵累,略有渔樵之资。晚年行于青山路,白发苍苍,期许同归。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与元稹共同经历的官场生涯的回忆,以及对未来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往昔荣耀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诗的最后,白居易提出了一个具体的计划,即待元稹的女儿出嫁和自己的官职期满后,两人将一同隐居,享受晚年。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