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蹋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欢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水波文:指袄上的花纹像水波一样。
- 绫:一种质地轻薄、光滑的丝织品。
- 绵匀:指袄内填充的棉花均匀。
- 晨兴:早晨起床。
- 拥:抱着,这里指穿着。
- 向阳:面向阳光。
- 披:披着,这里指穿着。
- 蹋雪:踏雪,指在雪地上行走。
- 鹤氅:用鹤羽制成的外套,这里指华而不实的衣物。
- 毳:细软的兽毛。
- 木棉花:一种植物,其花絮可用来填充衣物。
- 宴安:安逸的生活。
- 侵夜:深夜。
- 煖:同“暖”。
- 农桑:农业和蚕桑,泛指农业生产。
- 争得:怎么能够得到。
- 大裘:大皮衣。
翻译
新做的绫袄,上面的花纹像水波一样,质地柔软,填充的棉花均匀,既温暖又轻便。早晨起床,我喜欢穿着它面向阳光坐着,晚上出门,它也适合在雪地上行走。那些华而不实的鹤羽外套和细软的兽毛衣物,其实并不实用,而木棉花虽然有虚名,却感觉很冷。安逸的生活常常让人欢乐到深夜,穿着这件袄子,我可以安稳地昏昏沉沉睡到天明。但是,想到百姓中有许多人寒冷无法得到救助,我一个人独自温暖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心中时刻牵挂着农民的辛苦,耳边仿佛听到了饥饿和寒冷的声音。怎么能够得到一件长达万丈的大皮衣,与君一起覆盖整个洛阳城,让所有人都得到温暖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新制的绫袄带来的温暖与舒适,对比了社会上贫富不均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诗中,“水波文袄”与“鹤氅毳疏”、“木棉花”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绫袄的实用与温暖。后文通过“百姓多寒”与“一身独煖”的对比,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公。结尾的“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则寄托了诗人对平等与温暖的深切渴望,展现了其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