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
盛时陪上第,暇日会群贤。
桂折因同树,莺迁各异年。
宾阶纷组佩,妓席俨花钿。
促膝齐荣贱,差肩次后先。
助歌林下水,销酒雪中天。
他日升沈者,无忘共此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都:指洛阳,唐代称洛阳为东都。
- 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
- 桂折:比喻科举及第或及第者的年龄。
- 莺迁:比喻升官或迁居。
- 组佩:古代贵族佩戴的成组的玉佩。
- 花钿:古代妇女戴在头上的装饰品,多为金片或宝石制成。
- 促膝:形容亲密地坐在一起。
- 差肩:并肩。
- 销酒:饮酒消遣。
- 升沈:指官职的升降。
翻译
在盛世的时光里,我陪伴着那些科举及第的朋友们,闲暇之余与众多贤士相聚。 我们如同同一棵树上折下的桂枝,虽然各自莺迁,但年份不同。 宾客们佩戴着华丽的组佩,歌妓们的席位上摆满了精致的花钿。 我们亲密地坐在一起,不分贵贱,并肩而坐,不分先后。 在林下歌唱助兴,在雪中饮酒消遣。 将来无论官职如何升降,都不要忘记我们曾共同享受过这样的宴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唐代士人在东都洛阳的一次冬日聚会,通过“桂折”、“莺迁”等词语巧妙地表达了科举及第者的荣耀与变迁。诗中“宾阶纷组佩,妓席俨花钿”生动地再现了宴会的繁华景象,而“促膝齐荣贱,差肩次后先”则体现了士人间的亲密无间和不分贵贱的友情。结尾的“他日升沈者,无忘共此筵”寄托了对未来不忘初心的美好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生活风貌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