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戒满夜戏招梦得

纱笼灯下道场前,白日持斋夜坐禅。 无复更思身外事,未能全尽世间缘。 明朝又拟亲杯酒,今夕先闻理管弦。 方丈若能来问疾,不妨兼有散花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斋戒:指佛教徒在一定时间内遵守的禁食、禁欲等戒律。
  • 道场:指进行佛教法事的地方。
  • 持斋:遵守斋戒,通常指不吃荤腥。
  • 坐禅:佛教修行方法之一,指静坐冥想。
  • 身外事:指世俗的事务和烦恼。
  • 世间缘:指与世间万物的各种因缘关系。
  • 亲杯酒:指亲自饮酒,这里可能指参加宴会。
  • 理管弦:指演奏乐器,这里可能指准备音乐会。
  • 方丈:指寺庙的主持或高僧。
  • 散花天:佛教中的天女,她们在佛说法时散花以示敬意。

翻译

在纱笼灯照亮的道场前,我白天遵守斋戒,夜晚则静坐冥想。 不再思虑那些世俗的烦恼,但还未能完全断绝与世间的种种因缘。 明天我将亲自参加酒宴,今晚先准备演奏乐器。 如果方丈能来探望我的疾病,那真是再好不过,就像有散花天女相伴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斋戒期间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诗中,“纱笼灯下道场前”营造了一种静谧的宗教氛围,而“白日持斋夜坐禅”则展现了诗人虔诚的修行生活。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矛盾态度,一方面想要超脱,另一方面又难以完全割舍。最后两句则带有自嘲和幽默的色彩,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