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画堂:装饰华美的厅堂。
  • 初三日:农历每月第三天。
  • 絮扑窗纱:柳絮飘落在窗纱上。
  • 燕拂檐:燕子轻快地掠过屋檐。
  • 莲子:莲的种子,可食用。
  • 柘枝:一种舞蹈,源于古代的柘枝舞。
  • 春衫:春天的衣服,通常指轻薄的衣服。
  • 阶临池面:台阶靠近池塘水面。
  • 胜看镜:比看镜子还要清晰。
  • 当下帘:立刻放下帘子。
  • 指点:用手或用言语指导。
  • 玉钩:玉制的挂钩,常用于形容女子的手或月亮。
  • 素手:洁白的手,多指女子的手。
  • 纤纤:形容细长柔美的样子。

翻译

在装饰华美的厅堂里,三月初三的这一天,柳絮轻轻飘落在窗纱上,燕子轻快地掠过屋檐。品尝着几杯冷酒,搭配着莲子,尝试着跳一曲柘枝舞,穿着春日的轻薄衣裳。台阶靠近清澈的池塘水面,比看镜子还要清晰,门户映照着花丛,立刻放下帘子。在楼南边,用手指导着观赏新月,那玉制的挂钩和洁白的手,两者都显得那么细长柔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的一幅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三月初三的景象。诗中,“画堂”、“絮扑窗纱”、“燕拂檐”等词语,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图景,而“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则进一步以饮食和舞蹈来体现春日的闲适与欢愉。后两句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写,如“阶临池面胜看镜”和“户映花丛当下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切感受。结尾的“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则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结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美的赞美。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