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州崔使君侍亲赴任

连持使节历专城,独贺崔侯最庆荣。 乌府一抛霜简去,朱轮四从板舆行。 发时止许沙鸥送,到日方乘竹马迎。 唯虑郡斋宾友少,数杯春酒共谁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连持使节:连续担任使节。
  • 历专城:指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 独贺崔侯:特别祝贺崔侯。
  • 乌府:指御史台,古代御史的官署。
  • 霜简:古代御史弹劾大臣的奏章,这里指御史的职务。
  • 朱轮:红色的车轮,指高官的车。
  • 板舆:古代一种简便的车,这里指崔使君的随行车队。
  • 发时:出发时。
  • 沙鸥:一种水鸟,这里可能指送行的人。
  • 到日:到达时。
  • 竹马: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这里指欢迎的儿童。
  • 郡斋:郡守的府邸。
  • 春酒:春天的酒。

翻译

连续担任使节,历任地方行政长官,特别祝贺崔侯最为荣耀。 一旦离开御史台,抛下弹劾的奏章,便有四辆红轮车随板舆而行。 出发时只有沙鸥般的送行人,到达时则有儿童骑竹马迎接。 只是担心郡守府邸中宾客稀少,春天的美酒将与谁共饮?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送别即将赴任的唐州崔使君的作品。诗中,白居易通过描述崔使君的荣耀和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贺与不舍。诗的前两句赞美了崔使君的荣耀和地位,中间两句描绘了离别和到达的场景,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和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