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池四首

凿池贮秋水,中有蘋与芰。 天旱水暗消,塌然委空地。 有似泛泛者,附离权与贵。 一旦恩势移,相随共憔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pín):一种水生植物,又称田字草。
  • (jì):即菱角,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
  • 塌然:形容物体塌陷的样子。
  • :抛弃,丢弃。
  • 泛泛者:指那些随波逐流,没有主见的人。
  • 附离:依附,跟随。
  • 权与贵:权势和地位高的人。
  • 恩势移:恩宠和权势的转移。
  • 憔悴:形容人因忧虑、疾病等而面容枯槁。

翻译

挖了一个池塘贮存秋天的水,水中生长着蘋和芰。 天旱时水渐渐干涸,池塘塌陷,空荡荡地躺在地上。 这情景就像那些随波逐流的人,依附权贵以求生存。 一旦权贵的恩宠和势力转移,他们也随之一起变得憔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池塘在天旱时的景象,隐喻了那些依附权贵的人的命运。诗中的“蘋与芰”象征着那些依附权贵的人,而“塌然委空地”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一旦失去依靠就会陷入困境的境遇。白居易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弱点,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深刻批判。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