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虫十二章

兽中刀鎗多怒吼,鸟遭罗弋尽哀鸣。 羔羊口在缘何事,闇死屠门无一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刀鎗(qiāng):刀和枪,泛指兵器。
  • 罗弋(yì):捕鸟的网和箭。
  • 闇(àn):暗中,悄悄地。

翻译

在野兽中,当兵器挥舞时,它们会愤怒地吼叫;鸟儿一旦被网和箭捕捉,便会发出悲惨的哀鸣。 然而,羔羊的嘴巴还在,它究竟因为什么事情,在屠宰场暗中死去,却一声不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野兽和鸟类在遭遇危险时的不同反应,突出了羔羊的沉默和无助。白居易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动物在人类社会中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弱小生命的同情和对人类残忍行为的批判。诗中的“闇死屠门无一声”尤其震撼人心,展现了羔羊面对死亡时的无奈和沉默,引发读者对生命尊严的深思。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