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妇叹

连枝花样绣罗襦,本拟新年饷小姑。 自觉逢春饶怅望,谁能每日趁功夫。 针头不解愁眉结,线缕难穿泪脸珠。 虽凭绣床都不绣,同床绣伴得知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绣罗襦:绣有花样的丝绸短袄。
  • :赠送。
  • 怅望:惆怅地望着。
  • 趁功夫:利用时间。
  • 针头:针尖。
  • 线缕:线。
  • 泪脸珠:比喻眼泪。
  • 绣床:绣花的架子。
  • 同床绣伴:一起绣花的伙伴。

翻译

绣有连枝花样的丝绸短袄,原本打算新年时赠送给小姑。 自己感到逢春更加惆怅,谁能每天都利用好时间呢。 针尖解不开愁眉的结,线穿不过泪脸的珠。 虽然靠着绣花的架子,却不再绣花,一起绣花的伙伴们知道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绣妇在新年将至时的复杂心情。她原本精心绣制了一件罗襦,打算作为礼物送给小姑,但春天的到来让她感到更加惆怅,无法专心绣花。诗中通过“针头不解愁眉结,线缕难穿泪脸珠”的生动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绣妇内心的愁苦和无奈。最后两句则透露出她对同伴的思念和孤独感,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简练,展现了白居易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