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樱桃

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秾气味殊。 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 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蹋破珠。 可惜风吹兼雨打,明朝后日即应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含桃:即樱桃,因其小巧如含在口中,故称含桃。
  • 东吴:古代指江苏、浙江一带,这里特指樱桃的产地。
  • 香色鲜秾:香气浓郁,色泽鲜艳。
  • 洽恰:形容樱桃密集的样子。
  • 婆娑:形容树枝摇曳的样子。
  • 蹋破珠:形容人们争相采摘樱桃,以至于樱桃像珠子一样被踩破。
  • 兼雨打:同时受到风雨的侵袭。

翻译

樱桃最美的地方据说是在东吴,那里的樱桃香气浓郁,色泽鲜艳,气味独特。 抬头一看,树上密密麻麻挂满了千万颗樱桃,两三株樱桃树的枝条轻轻拂过面颊。 鸟儿偷吃樱桃时,仿佛衔着火光飞走;人们争相采摘,樱桃就像珠子一样被踩破。 可惜风吹雨打,到了明天后天,这些樱桃可能就都不见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东吴樱桃的美丽景象,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樱桃的诱人之处。诗中“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生动描绘了樱桃树的繁茂和樱桃的丰硕,而“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蹋破珠”则巧妙地以鸟和人的行为来衬托樱桃的珍贵和美味。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樱桃易逝的惋惜,增添了诗意的深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