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
林静蚊未生,池静蛙未鸣。
景长天气好,竟日和且清。
春禽馀哢在,夏木新阴成。
兀尔水边坐,翛然桥上行。
自问一何适,身闲官不轻。
料钱随月用,生计逐日营。
食饱惭伯夷,酒足愧渊明。
寿倍颜氏子,富百黔娄生。
有一即为乐,况吾四者并。
所以私自慰,虽老有心情。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哢(lòng):鸟鸣声。
- 兀尔:孤独地。
- 翛然:自由自在地。
- 一何适:多么舒适。
- 料钱:俸禄。
- 生计:生活的方式和手段。
- 惭伯夷:伯夷是古代的贤人,这里指感到惭愧。
- 愧渊明:渊明即陶渊明,古代著名隐士,这里指感到羞愧。
- 颜氏子:指颜回,孔子弟子,以贫而好学著称。
- 黔娄生:黔娄是古代的贫士,这里指贫穷。
翻译
在林中静谧,蚊虫尚未出现,池塘宁静,青蛙还未鸣叫。 这长长的日子里,天气晴朗,整天都是和煦而清新。 春天的鸟鸣声还在耳边回响,夏天的树木已长出新绿。 我孤独地坐在水边,自由自在地走过桥上。 自问这是多么舒适,身体闲适,官职也不轻。 俸禄按月使用,生活逐日经营。 吃饱了感到惭愧如伯夷,酒足后感到羞愧如渊明。 我的寿命比颜回长,财富比黔娄多。 拥有其中之一就是快乐,何况我四者兼得。 因此我私下感到欣慰,即使年老,心情依旧年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宁静的景象,通过对比春与夏的自然变化,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喜爱。诗中“林静蚊未生,池静蛙未鸣”等句,以静谧的自然环境为背景,衬托出诗人的心境。后文通过对自己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态度。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
白居易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四月之初风雨凄冷如穷秋兀坐不夜堂二首 》 —— [ 宋 ] 张耒
- 《 早夏阳羡山中病起有怀汉陂舅李宾父 》 —— [ 明 ] 丰越人
- 《 孟夏雨后简毛秋岑明复庵相约再游王园 》 —— [ 清 ] 戴亨
- 《 忆江南 · 初夏九咏,和刘蔚园 》 —— [ 清 ] 陆震
- 《 乙卯四月归里谒祖墓 其一 》 —— [ 清 ] 陈曾寿
- 《 楚翁别五年丙午四月来山中风雨数日因话旧作再赋三绝仆与楚翁至是三听雨矣不知自此又几听雨耶 其一 》 —— [ 宋 ] 黎廷瑞
- 《 初夏倚春望六祖寺 》 —— [ 宋 ] 赵汝回
- 《 冯庵移居穿虹滨以诗贺之是日四月八也 其三 》 —— [ 清 ] 林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