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时予亦宿崔家依仁新亭一宵偶同两兴暗合因而成咏聊以写怀
陋巷掩弊庐,高居敞华屋。
新昌七株松,依仁万茎竹。
松前月台白,竹下风池绿。
君向我斋眠,我在君亭宿。
平生有微尚,彼此多幽独。
何必本主人,两心聊自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陋巷:狭窄破旧的巷子。
- 弊庐:简陋的房屋。
- 高居:高大的住宅。
- 敞华屋:宽敞华丽的房屋。
- 新昌:地名,指新昌里,白居易的住处。
- 七株松:七棵松树。
- 依仁:地名,崔十八的住处。
- 万茎竹:成千上万根竹子。
- 月台:赏月的平台。
- 风池:风中的水池。
- 微尚:微小的志趣或爱好。
- 幽独:孤独而清高。
翻译
在狭窄破旧的巷子里,我住着简陋的房屋,而你却住在高大的、宽敞华丽的住宅中。在新昌我的住处有七棵松树,而在依仁你的住处则有成千上万根竹子。松树前的月台映着月光,竹林下的风池泛着绿意。你来到我的斋房与我同眠,而我则在你家的亭子里过夜。我们两人都有着微小的志趣和爱好,彼此都享受着孤独而清高的生活。何必在意谁是主人,我们两心相通,已经足够满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与崔十八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他们共享的清静生活。诗中通过对陋巷与高居、七株松与万茎竹的对比,展现了两人生活环境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未影响他们的友情。诗的后半部分强调了两人心灵的相通和满足,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淡泊名利、重视精神交流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