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客省(kè shěng):古代官署名,这里指开元寺的客舍。
- 铜池:指寺院中用于承接雨水的铜制容器。
- 金铎(jīn duó):古代的一种铜制乐器,形似铃,用于寺院中。
- 松杪(sōng miǎo):松树的顶端。
- 珠像:指寺院中供奉的佛像,通常镶嵌有珠宝。
- 宝幡(bǎo fān):佛教寺院中悬挂的装饰性旗帜。
- 支公:指支遁,东晋时期的著名僧人。
翻译
开元寺的客舍里,柿叶红艳,显得格外萧条。楼台如画,倚靠在霜气弥漫的空中。铜池中滴落着几滴从桂树上滑落的雨珠,金铎在松树顶端的风中发出清脆的响声。鹤偶尔安静地来到佛像旁,鸽子则多在悬挂的宝幡中安详地停留。为何我在这尘世之外,却仍感到空虚,不能与支公这样的高僧共此时刻的宁静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开元寺清晨的静谧景象,通过“柿叶红”、“楼台如画”等意象展现了寺院的美丽与宁静。诗中“铜池数滴桂上雨,金铎一声松杪风”巧妙地结合了自然与人文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脱尘世的宁静生活的向往。结尾的“如何尘外虚为契,不得支公此会同”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未能与高僧共享这份宁静的遗憾,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