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旱

太阴不离毕,太岁仍在午。 旱日与炎风,枯燋我田亩。 金石欲销铄,况兹禾与黍。 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 悯然望岁者,出门何所睹。 但见棘与茨,罗生遍场圃。 恶苗承沴气,欣然得其所。 感此因问天,可能长不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阴:古代指月亮。
  • :古代二十八宿之一,主雨。
  • 太岁: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星名,与岁星(木星)相应,古人认为太岁所在,其星象影响人间吉凶。
  • :地支之一,此处可能指太岁在午年,即南方,南方属火,与旱象相符。
  • 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坚硬之物。
  • 销铄:熔化。
  • 嗷嗷:形容哀鸣声。
  • 万族:指各种生物。
  • 悯然:同情、怜悯的样子。
  • 岁者:指农夫。
  • 棘与茨:荆棘和蒺藜,泛指杂草。
  • 沴气:不祥之气。
  • 问天:向天发问,表达对天意的质疑。

翻译

月亮始终不离毕宿,太岁星仍在午位。 烈日与炎风肆虐,使我的田地枯焦。 连金属和石头都快要熔化,何况这些庄稼。 在众多生物中,只有农民最为辛苦。 怀着同情看着盼望丰收的农夫,出门所见是什么呢? 只见荆棘和蒺藜,遍布田野和园地。 这些恶苗因不祥之气而茂盛,欣然找到了安身之所。 因此我不禁向天发问,难道就不能长久不下雨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日旱灾的惨状,通过对比农民的艰辛与杂草的茂盛,表达了对农民深切的同情和对天意的质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太阴不离毕”、“金石欲销铄”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了白居易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