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
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
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
沈忧竟何益,祗自劳怀抱。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
湓鱼贱如泥,烹炙无昏早。
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
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 天和:自然的和谐。
- 枯槁: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天末:天边,比喻极远的地方。
- 骨肉:指亲人。
- 旧国:故乡。
- 寇戎:指战乱。
- 沈忧:深忧。
- 冥然:无知觉地。
- 天造:自然形成,自然发展。
- 浔阳:地名,今江西九江。
- 湓鱼:指浔阳的鱼。
- 兹焉:这里。
翻译
初夏万物生长,动植物都显得生机勃勃。麋鹿在深林中快乐,虫蛇在茂盛的草丛中欢喜。飞翔的鸟儿喜爱茂密的树叶,游动的鱼儿愉悦于新鲜的水藻。自然的和谐似乎遗漏了我,只有我独自显得憔悴。我身处天边,亲人都远在他乡。故乡没有人来,战乱的尘埃弥漫。深沉的忧虑有何益处,只是自寻烦恼。不如放松身心,任由自然发展。浔阳有许多美酒,可以让酒杯不空。浔阳的鱼便宜如泥,烹饪不分早晚。早晨在山下的寺庙用餐,傍晚在湖中的岛屿醉酒。何必回到故乡,这里就可以安度晚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动植物的生机与自己的孤独憔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诗中“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一句,巧妙地将自然与个人境遇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后文诗人提出“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诗的结尾,诗人通过对浔阳美酒和美食的描述,以及对山寺湖岛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生活哲学。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
白居易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蘸碧亭乃谢见齐先生骑鲸处先生配余姑有子孔贤亦继而死两未亡人抱一遗孤今差成立耳丙寅夏首舍过姑家诸谢邀饮亭上因洒酒一杯赋四十字志感咸言当宦游时遇东方生者推先生以其时终至期遂闭门不出为文自祭既而得意甚索邻侣读之且与痛饮夜尽醉呼侍儿之在际亟褰裳就之竟溺不起如其言 》 —— [ 明 ] 黎遂球
- 《 卜算子 · 初夏偶成,和莆田集中韵 》 —— [ 清 ] 叶绍本
- 《 初夏次韵答石田先生 》 —— [ 明 ] 文徵明
- 《 沁园春 · 初夏遣怀客何阜 》 —— [ 清 ] 陆震
- 《 四月 》 —— [ 清 ] 吴雯
- 《 癸丑四月得迪吉弟捷南宫报时避兵居乡 》 —— [ 清 ] 陈静英
- 《 初夏登北山 其二 》 —— [ 宋 ] 卫宗武
- 《 初夏 》 —— [ 宋 ] 赵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