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韬光禅师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韬光禅师:唐代著名禅师,白居易的好友。
  • 一山门作两山门:指韬光禅师所在的寺庙,原为一寺,后分为两寺。
  • 两寺原从一寺分:说明两寺的历史渊源。
  • 东涧水流西涧水:描绘山水相连,东西涧水汇流。
  • 南山云起北山云:形容山间云雾缭绕,南北山云相映成趣。
  • 前台花发后台见:前台的花开,后台也能看到,形容景色连绵不断。
  • 上界钟声下界闻:上界的钟声,下界也能听到,形容声音传播之远。
  • 天香桂子落纷纷:天香,指桂花的香气;桂子,即桂花。形容桂花香气四溢,花瓣飘落如雨。

翻译

一座山门变成了两座山门,两座寺庙原本是从一座寺庙分出来的。 东边的涧水流向西边的涧水,南山的云雾升起与北山的云雾相接。 前台的花开,后台也能看见,上界的钟声,下界也能听见。 遥想我的师父行道的地方,天空中桂花的香气四溢,花瓣纷纷落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和并列的手法,巧妙地描绘了寺庙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山水相连、云雾缭绕的美丽画面。诗中“一山门作两山门”、“东涧水流西涧水”等句,不仅反映了寺庙的历史变迁,也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末句“天香桂子落纷纷”则通过桂花的香气和飘落的景象,表达了对韬光禅师修行之地的向往和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诗意。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