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蓟州文庙秋奠

画戟门开两陛严,银河不动夜厌厌。 儒冠晓逐文星集,教雨秋随湛露沾。 乐备鼓钟明燎火,礼陈牺象列形盐。 皇威圣德同无外,绝塞偏州喜具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蓟州(jì zhōu):古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奠(diàn):祭祀。 画戟(huà jǐ):古代祭祀用的门。 陛(bì):古代宫殿中的台阶。 儒冠(rú guān):古代儒士所戴的帽子。 文星(wén xīng):指文学才子。 湛露(zhàn lù):清晨的露水。 牺象(xī xiàng):古代祭祀时用的牛和羊。 形盐(xíng yán):形状像盐的物品,用于祭祀。

翻译

蓟州文庙的秋季祭祀开启,祭祀用的画戟门敞开,两侧的台阶庄严肃穆,银河静静横亘在夜空中。清晨,儒士们戴着儒冠,聚集在一起,如同文学才子们聚集在一起。晨露如同教化之雨,轻轻洒在他们身上。祭祀所需的鼓钟已备好,明亮的火光闪耀,祭品牺牲的牛羊摆放整齐,祭品形状像盐。皇帝的威严和圣德无处不在,绝塞的蓟州因此而欢喜,仿佛在迎接着这神圣的仪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蓟州文庙秋季祭祀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祭祀仪式的庄严肃穆和神圣美好。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联想。通过祭祀仪式,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神圣的崇敬之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唐之淳

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