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西山韬光庵

露下庭空蛄蟪鸣,山深不闻长短更。 天风吹人酒欲醒,北斗插江河半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蛄蟪(gū huì):一种昆虫,类似蝉。
  • (gēng):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翻译

露水洒在空旷的庭院中,蛄蟪在鸣叫,山中深处听不见夜晚的更声。 天风轻轻吹拂,使人酒意渐消,北斗星悬挂在江河之上,半边天空明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静谧而深邃的夜晚景象。诗中,“露下庭空蛄蟪鸣”一句,通过露水和蛄蟪的鸣叫,传达出夜晚的宁静与生机。而“山深不闻长短更”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静谧感,山中的深邃使得更声都无法传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两句“天风吹人酒欲醒,北斗插江河半明”则通过天风和北斗星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清新与辽阔,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清醒与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脱。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