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貂纪事用福清少师韵二首

遥向龙亭叩帝阍,威仪争识汉官尊。 有韩差可惊西胆,非准应惭壮北门。 天覆华夷浑布暖,春回顶踵尽知恩。 年来将士无哗久,为感丝纶竟日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亭:指皇宫。
  • 帝阍(hūn):天帝的守门人,这里指皇宫的大门。
  • 威仪:庄严的仪容。
  • 汉官尊:汉朝官员的尊严。
  • 有韩:指有韩信这样的将领。
  • 西胆:西方的敌人。
  • 非准:不准确,不恰当。
  • 壮北门:指保卫北方边疆。
  • 天覆华夷:天覆盖着中华和外族,指天下。
  • 春回顶踵:春天回到每一个角落,比喻恩泽普及。
  • 顶踵:头顶到脚跟,指全身。
  • 无哗久:长时间没有喧哗,指军队纪律严明。
  • 丝纶:皇帝的诏书。
  • 竟日喧:整天喧闹,指皇帝的诏书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翻译

远远地向着皇宫叩拜,谁不认识汉朝官员的尊严。 有韩信这样的将领,足以让西方的敌人感到惊恐, 没有恰当的将领,应该为保卫北方边疆感到惭愧。 天覆盖着中华和外族,到处都充满了温暖, 春天回到每一个角落,人们都感受到了恩泽。 近年来,军队纪律严明,长时间没有喧哗, 因为皇帝的诏书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整天都在喧闹。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历史名将韩信和现实中将领的表现,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诗中“天覆华夷浑布暖,春回顶踵尽知恩”描绘了皇帝恩泽普及天下的美好景象,而“年来将士无哗久,为感丝纶竟日喧”则反映了军队纪律严明和皇帝诏书引起的广泛反响。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孙承宗

孙承宗

明高阳人,字稚绳,号恺阳。为诸生时,教读边郡,喜从老兵究问险要阨塞。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中允。历谕德、洗马。熹宗即位,充讲官。朝臣推为兵部侍郎,主辽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不许。天启二年广宁失守,乃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承宗自请督师,既至,汰逃将,遣疲兵,用马世龙等为将;又从袁崇焕请,筑宁远等城,令崇焕守之。在关四年,凡修复城堡数十,练兵十一万,开屯五千顷,遣将戍锦州、松山、大小凌河,拓地四百里。三年,为魏忠贤党所谗,乞归。崇祯二年,后金兵陷畿辅州县多处,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复遵化等四城。后以大凌河等地失守,廷臣归咎承宗筑城之计,引疾归。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阳,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环死。子孙多人皆战死。福王时谥文忠。有《高阳集》。 ► 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