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谒蘧伯玉墓

· 胡俨
卫昔多君子,斯人实我师。 下车存笃敬,寡过在知非。 荒陇一抔土,高情千载思。 至今伯玉里,遗俗自熙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垣:地名,今河南省新乡市下辖的一个县。
  • 蘧伯玉: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以贤德著称。
  • 下车存笃敬:指刚到任时即表现出对蘧伯玉的尊敬。
  • 寡过在知非:意指少犯错误在于能够认识到错误。
  • 荒陇一抔土:指蘧伯玉的墓地,荒凉的田野上的一堆土。
  • 高情千载思:指蘧伯玉的高尚情操令人千年难忘。
  • 伯玉里:指蘧伯玉的故乡或居住地。
  • 熙熙:形容人们生活和谐、快乐。

翻译

在长垣县拜谒蘧伯玉的墓, [明朝]胡俨

卫国昔日有许多君子,蘧伯玉实为我师。 刚到任时即表现出对他的尊敬,少犯错误在于能够认识到错误。 荒凉的田野上,他的墓只是一堆土,但他高尚的情操令人千年难忘。 至今在伯玉的故乡,人们的生活依旧和谐快乐。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春秋时期卫国贤大夫蘧伯玉的深切敬仰和怀念。诗中,“下车存笃敬”一句,即体现了诗人对蘧伯玉的尊敬之情,而“寡过在知非”则赞颂了蘧伯玉的道德品质。后两句通过对比荒凉的墓地与人们心中的怀念,强调了蘧伯玉精神的不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蘧伯玉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胡俨

胡俨

明江西南昌人,字若思,号颐庵。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览,兼工书画。洪武二十年以举人官华亭教谕。永乐初荐入翰林,任检讨。累官北京国子监祭酒。朝廷大著作皆出其手,任《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总裁官。仁宗时进太子宾客兼祭酒。有《颐庵文选》。 ► 6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