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河

近年黄河决,其半民所居。 高者为洲渚,下者为沮洳。 昔逢禾与麻,今见鳖与鱼。 园庐尽漂荡,桑枣遗朽株。 尚留水中央,撑拄不可除。 参错犬牙峙,累累星斗如。 舟行一有遇,垫没无复馀。 我昨经春初,瀰漫若江湖。 及还值冬晏,水缩成丘墟。 我舟既已胶,我仆亦已痡。 沥觞祷河伯,利涉期无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洲渚(zhōu 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 沮洳(jù rù):低湿之地。
  • 垫没(diàn mò):沉没,淹没。
  • 沥觞(lì shāng):倾酒祭神。
  • 河伯(hé bó):古代传说中的黄河之神。
  • 利涉(lì shè):顺利渡河。

翻译

近年来黄河决堤,洪水泛滥到民居之中。地势高的地方变成了洲渚,地势低的地方则变成了低湿之地。曾经这里种植着禾苗和麻,现在却只能见到鳖和鱼。田园和房屋都被洪水冲毁,只剩下一些枯朽的桑枣树。有些房屋还孤零零地留在水中央,像犬牙一样参差不齐地矗立着,星星点点,如同星斗一般。如果船只不幸遇到这些障碍,就会被淹没,无一生还。

我初春时经过这里,水面广阔如同江湖。等到冬天回来,水位已经下降,变成了丘墟。我的船只搁浅了,我的仆人也疲惫不堪。我倾酒祭神,向河伯祈祷,希望能够顺利渡河,不再有危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黄河决堤后的惨状,通过对比昔日田园与今日荒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深切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洲渚”、“沮洳”、“鳖与鱼”等,生动地再现了洪水过后的景象。结尾处,作者沥觞祷神,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人与自然抗争中的无奈与期盼。

唐之淳

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