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傅司寇至日郊坛陪祀二首

· 尹台
重臣祇祀肃元丘,戟仗森森拥道周。 敬致无文惟奠璧,礼遵贵少岂存牛。 天临桂畤祥飙转,月下芝坛宿雾收。 归报明禋成肸蚃,应知宸豫动凝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祇祀(qí sì):祭祀。
  • 元丘:指祭坛。
  • 戟仗:古代仪仗中的兵器。
  • 森森:形容排列整齐。
  • 道周:道路旁边。
  • 敬致:恭敬地奉献。
  • 无文:没有文字记载。
  • 奠璧:放置玉璧,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
  • 礼遵:遵循礼仪。
  • 贵少:珍贵而稀少。
  • 存牛:保留牛,指祭祀中使用的牛。
  • 天临:天子亲临。
  • 桂畤(guì zhì):古代祭祀天地的地方。
  • 祥飙(xiáng biāo):吉祥的风。
  • 芝坛:祭祀用的坛。
  • 宿雾:夜晚的雾气。
  • 归报:回来报告。
  • 明禋(míng yīn):明亮的祭祀。
  • 肸蚃(xī xiǎng):古代祭祀时的一种乐器。
  • 宸豫(chén yù):皇帝的安乐。
  • 凝旒(níng liú):皇帝的冕旒,代指皇帝。

翻译

重臣恭敬地祭祀于庄严的祭坛,仪仗兵器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 恭敬地奉献玉璧,没有文字记载,遵循礼仪,珍贵而稀少的牛并未保留。 天子亲临桂畤,吉祥的风转动,月光下芝坛的夜雾已经散去。 回来报告明亮的祭祀已经完成,应知皇帝的安乐已使冕旒凝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重臣在郊坛陪祀的庄严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祭祀的隆重与神圣。诗中“戟仗森森拥道周”一句,以“森森”形容仪仗的整齐,增强了场面的肃穆感。后文通过“奠璧”、“存牛”等细节,体现了祭祀的规范与尊重。结尾处“归报明禋成肸蚃,应知宸豫动凝旒”则巧妙地将祭祀的完成与皇帝的安乐相联系,表达了对于国家安宁的祝愿。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