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大夫周公旱雩得雨诗示答二首

· 尹台
数月江帆一雨无,黄沙飒岸野田枯。 方春众盗愁兼剧,比郡三农困得苏。 敢爱玄牲将奠瘗,即防白屋转流逋。 时霖果应南郊雩,一夜云雷土尽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御史大夫:古代官名,负责监察百官。
  • 周公:指周朝的贤臣周公旦。
  • 旱雩:古代祈雨的仪式。
  • 得雨:下雨。
  • 江帆:江上的船帆,这里指江面。
  • 黄沙:黄色的沙土。
  • 飒岸:风吹动岸边的景象。
  • 野田枯:田野因缺水而干枯。
  • 方春:正值春天。
  • 众盗:指盗贼。
  • 比郡:邻近的郡县。
  • 三农:指农民。
  • 困得苏:因困境而得到缓解。
  • 玄牲:黑色的祭牲,用于祭祀。
  • 奠瘗:祭祀时埋祭品于地下。
  • 白屋:指贫苦人家。
  • 流逋:逃亡。
  • 时霖:及时的雨。
  • 南郊雩:在南郊举行的祈雨仪式。
  • 云雷:云和雷,象征下雨。
  • 土尽酥:土地因雨水而变得松软。

翻译

连续数月,江面上不见一滴雨水,黄沙飞扬,岸边的田野干枯。正值春天,盗贼横行,让人忧心忡忡,邻近的郡县农民们因困境而得到缓解。我不敢吝惜用黑色祭牲进行祭祀,也担心贫苦人家因此而逃亡。如果南郊的祈雨仪式能带来及时的雨,那么一夜之间,云雷交加,土地就会变得松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因长时间无雨导致的旱灾景象,以及祈雨仪式后的期盼。诗中通过“江帆一雨无”、“黄沙飒岸野田枯”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旱情的严重性。后文提到“众盗愁兼剧”,反映了社会动荡与民生疾苦。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祈雨仪式能带来及时雨水的深切希望,体现了对民生福祉的关怀。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