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俨山学士南归

· 尹台
鳌禁儒仙尚黑头,疏承恩许赋沧州。 旧林白鹤应相待,幽谷黄鹂得并求。 紫阁讲筵悬凤幄,青宫宾闼罢龙楼。 此行暂别蓬莱苑,还访扶桑万里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鳌禁:指翰林院,因翰林院地位尊贵,故称鳌禁。
  • 儒仙:指学问高深的儒者,这里指陆俨山。
  • 黑头:指年轻。
  • 疏承恩许:指得到皇帝的恩准。
  • 沧州:泛指水乡,这里指陆俨山南归的家乡。
  • 旧林:指家乡的树林。
  • 白鹤:象征长寿和清高。
  • 幽谷:深谷。
  • 黄鹂:一种鸟,鸣声悦耳。
  • 紫阁:指皇宫中的讲学场所。
  • 凤幄:华丽的帐幕,这里指讲学的场所。
  • 青宫:指东宫,即太子居住的地方。
  • 宾闼:宾客出入的门。
  • 龙楼:指皇宫。
  • 蓬莱苑:神话中的仙境,这里指翰林院。
  • 扶桑:神话中的东方神木,这里指遥远的东方。

翻译

翰林院的儒学高人陆俨山,尚在壮年,得到皇帝的恩准,得以南归故乡。家乡的树林中,白鹤定会等待他的归来,深谷中的黄鹂也会与他相伴。在皇宫的讲学场所,华丽的帐幕下,他已不再讲学;在东宫,他已不再担任宾客。这次他暂时离开仙境般的翰林院,去往遥远的东方,探寻那里的秋意。

赏析

这首诗是尹台送别陆俨山南归的作品,表达了对陆俨山的敬仰和对其南归的祝福。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鳌禁儒仙”、“白鹤”、“黄鹂”等,展现了陆俨山的高洁和才华。同时,通过对皇宫讲学场所和东宫的描写,反映了陆俨山曾经的荣耀和地位。最后,诗人以“蓬莱苑”和“扶桑”作对比,寓意陆俨山此行虽是暂别,但将开启新的旅程,探寻更广阔的世界。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