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钱塘潮送王缮部赴浙江分司

· 尹台
燕京八月风呼号,枯桑古柳纷飘摇。 茫然送客感秋思,万里忽忆钱塘潮。 钱塘潮势秋中盛,家家看潮箫鼓竞。 星向海门转玉衡,月当天峤悬冰镜。 冰镜玉衡寒荡摩,江光潮气横天河。 空迎登丘望远海,安得挂席浮长波。 羡君白舫乘秋风,南眺钱塘烟雾中。 想归帝阙誇奇览,定赋观潮大海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京:即今北京。
  • 风呼号:风声大作,形容风势猛烈。
  • 枯桑古柳:指枯萎的桑树和古老的柳树,常用来形容秋天的萧瑟景象。
  • 纷飘摇:纷纷摇动,形容树木在风中摇摆。
  • 钱塘潮:指杭州钱塘江的潮水,以其潮势汹涌著称。
  • 玉衡: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名,此处指星光。
  • 天峤:高耸入云的山峰,此处指天空。
  • 冰镜:比喻明亮的月亮。
  • 荡摩:摇动,此处形容月光和星光的闪烁。
  • 海门:指海口,此处指钱塘江口。
  • 玉衡: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此处泛指星辰。
  • 天河:银河。
  • 挂席:指乘船。
  • 白舫:白色的船。
  • 帝阙:皇宫,此处指朝廷。
  • 奇览:奇异的景象。
  • 观潮:观赏潮水。

翻译

北京八月,风声呼啸,枯萎的桑树和古老的柳树在风中纷纷摇动。茫然地送别客人,感慨秋天的思绪,突然间想起了远在万里的钱塘江潮。钱塘江的潮水在秋天最为汹涌,家家户户都争相观看,箫鼓声竞相响起。星光从海门转向玉衡,月亮高悬在天峤,如同冰镜。月光和星光在寒冷中摇曳,江光和潮气横贯天河。空自登上高丘远望大海,怎能乘船漂浮在长波之上。羡慕你乘着秋风,南行至钱塘江,在烟雾中眺望。想象你归来后,定会在朝廷中夸耀这奇异的景象,必定会赋诗描述观潮于大海之东的壮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北京秋天的萧瑟景象和诗人对钱塘江潮的向往。诗中,“燕京八月风呼号”等句,通过枯桑古柳的描绘,传达出秋天的凄凉和诗人的孤寂。后文转向对钱塘潮的描绘,运用“冰镜玉衡”等意象,展现了潮水的壮阔和星空的辽阔,表达了对远方景观的无限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感受和丰富想象。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