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柬应参政二首

· 尹台
十月风霜在客舟,沙鸥犹戏水中洲。 渐看洛下贤人起,敢恨周南太史留。 今日朝廷谁四岳,野人巾履只孤丘。 甘棠况荫江藩地,折羽宁怀弱鸟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用韵:指按照一定的韵脚作诗。
  • :书信。
  • 参政:官职名,参与政务的官员。
  • 十月风霜:指十月的寒冷天气。
  • 客舟:旅客乘坐的船。
  • 沙鸥:一种水鸟。
  • :嬉戏。
  • 水中洲:水中的小岛。
  • 渐看:逐渐看到。
  • 洛下贤人:指洛阳地区的贤能之士。
  • :兴起,出现。
  • 敢恨:岂敢怨恨。
  • 周南太史:指周朝的史官。
  • :停留,滞留。
  • 四岳:古代传说中的四方山神,这里指朝廷中的重要官员。
  • 野人:隐居的人,作者自指。
  • 巾履:头巾和鞋子,代指隐居的生活。
  • 孤丘:孤立的小山,比喻孤独。
  • 甘棠:一种树,古代常用来比喻贤臣。
  • 江藩地:江边的领地,这里指地方。
  • 折羽:折断的羽毛,比喻失败或受挫。
  • 宁怀:岂能怀有。
  • 弱鸟忧:弱小鸟类的忧虑,比喻小人的忧虑。

翻译

十月的风霜伴随着我在客船上,沙鸥仍在水中洲嬉戏。 逐渐看到洛阳地区的贤能之士兴起,岂敢怨恨周朝的史官滞留。 今日朝廷中谁是四岳般的重要官员,而我这个隐居之人只有孤独的小山相伴。 甘棠树荫庇着江边的领地,我虽受挫,岂能怀有小人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客舟中的孤独感受,以及对时局的关切和对隐居生活的坚持。诗中通过“十月风霜”和“沙鸥戏水中洲”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孤独与外界的生机。后两句则通过对“洛下贤人”和“周南太史”的提及,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历史的尊重。最后两句则体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小人心思的不屑,展现了作者的高洁情怀。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