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周太史使还海上寄杨鍊庵丈及澄上人一首

苦忆东林侣,逢人附报书。 花残陶令宅,月出远公庐。 世念归应尽,幽怀病未疏。 三山知有路,正拟戒游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苦忆:深切地思念。
  • 东林:指东林寺,位于江西九江庐山,是佛教圣地。
  • 陶令宅:指陶渊明的故居,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故称陶令。
  • 远公庐:指慧远大师的居所,慧远是东晋时期的佛教高僧,曾在庐山建立东林寺。
  • 世念:世俗的念头或欲望。
  • 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戒游车:准备出行的车辆,这里指准备去寻访仙山。

翻译

我深切地思念着东林寺的伙伴们,遇到有人从海上回来,便托他带去我的书信。陶令宅边的花已经凋谢,而远公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幽静。我心中的世俗念头已经归于尽灭,但因病未愈,我的幽怀仍未完全疏解。我知道通往三座仙山的路,正准备出行的车辆,打算去寻找那仙境。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东林寺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中通过“花残陶令宅,月出远公庐”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末句“三山知有路,正拟戒游车”则透露出诗人对仙境的渴望和即将启程的决心,展现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升华的情怀。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