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二十首
十五弄柔翰,操业游艺林。
纵志有遐览,颇见千古心。
委质事明主,岁月忽已深。
怀思敢不报,所愧在浮沉。
悲歌览青镜,长恐华发侵。
大块陶万籁,纤巨固殊音。
微尚在虚恬,经世非所任。
俛仰感白日,啸咤谁能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弄柔翰:指从事文学创作。柔翰,指毛笔。
- 操业:从事的职业。
- 游艺林:指文学艺术的领域。
- 遐览:广泛地阅读。
- 委质:委身,指投身于。
- 明主:贤明的君主。
- 浮沉: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
- 大块:大自然。
- 陶万籁:陶冶万物的声音。
- 纤巨:微小与巨大。
- 殊音:不同的声音。
- 微尚:微小的志向。
- 虚恬:虚心恬淡。
- 经世:治理国家。
- 俛仰:低头抬头,比喻时间的短暂。
- 啸咤:高声呼喊。
翻译
十五岁时开始文学创作,投身于艺术的森林。 心怀远大的志向,广泛阅读,深刻理解了古人的心意。 投身于贤明的君主之下,岁月匆匆流逝。 心中怀念,不敢不报答,所愧的是人生起伏不定。 悲歌中看着青铜镜,长怕白发侵袭。 大自然陶冶万物的声音,微小与巨大的声音各有不同。 我的小志向在于虚心恬淡,治理国家并非我所担当。 低头抬头间,感叹白日的短暂,高声呼喊,谁能禁得住?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人生起伏的感慨。诗中,“十五弄柔翰,操业游艺林”展现了作者早年对文学的执着追求,“纵志有遐览,颇见千古心”则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古人思想的深刻理解。后文通过对“明主”、“浮沉”、“华发”等意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志向与社会责任之间矛盾的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伾麓山房十咏为朱槐石令君赋 其五 修竹庐 》 —— [ 明 ] 于慎行
- 《 新春独坐有念 》 —— [ 明 ] 于慎行
- 《 春暮偕沈澄川太史游城南王氏园亭和韵 》 —— [ 明 ] 于慎行
- 《 闻子冲被徵寄问兼趣早出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燕歌行七解 》 —— [ 明 ] 于慎行
- 《 感怀二十首 》 —— [ 明 ] 于慎行
- 《 送于子冲上泽州太守二首 其二 》 —— [ 明 ] 于慎行
- 《 买洪范泉旁隙地规作园池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