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桃川图赠鍊师张子故西苑方士也

我歌桃川图,旧识桃源客。骨青发短双颊红,十年卖药长安陌。 自言本是武陵人,花落花开不记春。姓名偶被先皇识,选列仙官侍紫宸。 紫宸宫阁天中起,西苑繁华如梦里。铜盘百尺落秋空,绮幕千门照流水。 祠坛队队羽衣群,鹤盖霓裳拥圣君。黄金白璧年年赐,豹髓鸾膏夜夜焚。 当时等辈俱光采,算袋裶衫揖上宰。曾窥阿母降瑶台,更访安期入东海。 海上重来鬓已秋,鼎湖龙去水空流。夹城辇路多青草,别殿宫官半白头。 承恩旧侣知何处,闻逐云中鸡犬去。惟馀野迹走风尘,却忆桃花源里住。 我闻此语涕沾膺,世事从来不可凭。君今莫说丹砂事,松柏萧萧冷茂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桃川图:一幅描绘桃花源的画作。
  • 鍊师:指炼丹的道士。
  • 西苑:指皇宫西边的园林。
  • 方士:古代指从事炼丹、占卜等神秘活动的人。
  • 长安陌:长安的街道。
  • 武陵人:指桃花源记中的渔夫,这里比喻为隐居的人。
  • 紫宸:皇帝的宫殿。
  • 羽衣:道士的服饰。
  • 豹髓鸾膏:珍贵的香料。
  • 裶衫:华丽的衣服。
  • 阿母:指西王母。
  • 安期: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鼎湖:传说中黄帝升天的地方。
  • 夹城:指皇城中的通道。
  •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

翻译

我吟唱着《桃川图》,曾经认识一位桃花源的客人。他骨骼清奇,头发短而双颊红润,十年间在长安的街道上卖药。他自称本是武陵人,不记得花开花落多少春秋。他的名字偶然被先皇知晓,被选为仙官侍奉紫宸宫。

紫宸宫阁高耸入云,西苑的繁华如同梦境。铜盘高达百尺,秋日天空下,华丽的帷幕映照着流水。祠坛上,一群群穿着羽衣的人群,鹤盖霓裳围绕着圣君。年年赐予黄金白璧,夜夜燃烧豹髓鸾膏。

当时与他同辈的人都光彩夺目,穿着华丽的衣服向上宰致敬。曾见过西王母降临瑶台,更曾寻访安期进入东海。

从东海归来,鬓发已秋,鼎湖龙去,水流空空。夹城辇路上长满了青草,别殿的宫官半数已白发苍苍。

那些曾受恩宠的旧侣如今何在?听说他们追随云中的鸡犬而去。只剩下野迹在风尘中奔跑,却回忆起桃花源里的居住。

我听到这些话,泪流满面,世事从来不可靠。你现在不要再说丹砂的事,松柏萧萧,冷冷清清地围绕着茂陵。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曾侍奉皇宫的方士的经历,反映了宫廷的繁华与变迁,以及人生的无常。诗中运用了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和对往昔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洞察。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