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蓼花:一种水生植物,花小而白,常生长在河边或湿地。
- 新涨:指河水刚刚上涨。
- 孤城:指孤独的城池,这里可能指的是陈侯所在的城池。
- 虹梁:形容桥梁如彩虹般横跨水面。
- 仙帆:指远行的船只,比喻为仙人乘坐的帆船。
- 无那:无奈,无法。
- 中流:河流的中央。
- 箫鼓:箫和鼓,古代乐器,这里指送别的音乐。
- 双旌:古代官员出行时所用的两面旗帜,这里象征着陈侯的离去。
翻译
蓼花点缀的河水刚刚上涨,映衬着孤独的城池,一座如彩虹般的桥梁横跨在河岸上。想要系住那远行的仙帆,却无奈它已远去,只能在河中央听着送别的箫鼓声,望着那双旌渐行渐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通过蓼花、新涨的河水、虹梁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仙帆”与“双旌”的比喻,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陈侯离去的无奈与不舍。箫鼓声的描写,更是增添了离别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与祝福。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
尹台的其他作品
- 《 伯兄以首春次文学彭君庠三诗垂示敬和志感 》 —— [ 明 ] 尹台
- 《 秋日同大司马张公少宗伯康公少司马石公振武营宴集二首 》 —— [ 明 ] 尹台
- 《 答允宁太史 》 —— [ 明 ] 尹台
- 《 题崔阃帅竹泉卷 》 —— [ 明 ] 尹台
- 《 雨宴岳楼观洞庭湖复述 》 —— [ 明 ] 尹台
- 《 冬日登虎塘诸山用韵答莲坪先生二首 》 —— [ 明 ] 尹台
- 《 寿溶溪刘公六十 》 —— [ 明 ] 尹台
- 《 冬日偕甘文学懋献游洞辱诗次韵并申后约 》 —— [ 明 ] 尹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