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

· 于谦
冰轮涌出海东头,光映珠帘不上钩。 丹桂婆娑微有影,璚楼高爽不胜秋。 空遗灵兔千年药,不尽姮娥万古愁。 时缺时圆成底事,金樽有酒且相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冰轮:指月亮,形容月亮像冰一样晶莹剔透。
  • 珠帘:用珍珠串成的帘子,这里比喻月光照在帘子上。
  • 不上钩:指月光虽然照在帘子上,但无法被帘子所束缚。
  • 丹桂:红色的桂花,这里指月宫中的桂树。
  • 婆娑:形容树影摇曳的样子。
  • 璚楼:指月宫中的楼阁,璚(qióng)是美玉的意思。
  • 不胜秋:无法承受秋天的凄凉。
  • 灵兔:指月宫中的玉兔,传说中玉兔在月宫中捣药。
  • 千年药:指玉兔捣制的仙药,传说可以使人长生不老。
  • 姮娥:即嫦娥,月宫中的仙女,传说她偷吃了丈夫后羿的长生不老药后飞升月宫。
  • 万古愁:指嫦娥因孤独而产生的无尽愁思。
  • 时缺时圆:指月亮的盈亏变化。
  • 金樽:金制的酒杯,这里指代酒。
  • 相酬:相互敬酒。

翻译

月亮像冰轮一样从海东头升起,光芒照在珠帘上却无法被束缚。红色的桂花树影微微摇曳,月宫中的楼阁高耸,却无法承受秋天的凄凉。月宫中的玉兔留下了千年仙药,而嫦娥却有着万古不灭的愁思。月亮时而缺时而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不如举起金樽,相互敬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夜月色的美丽与凄凉,通过月亮、桂树、玉兔、嫦娥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远而神秘的意境。诗中“冰轮涌出海东头”一句,以冰轮喻月,形象生动,展现出月亮的清冷与高洁。“丹桂婆娑微有影”则进一步以桂树的摇曳来衬托月宫的静谧与神秘。后两句通过对玉兔和嫦娥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最后两句则以酒相酬,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月之作。

于谦

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