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四首

· 于谦
莫向樽前笑白头,异乡景物不胜秋。 露寒金井梧桐老,水冷银塘菡萏愁。 落日平沙迷宿雁,西风远浪起眠鸥。 无端砧杵惊残梦,未到江南第一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樽前(zūn qián):酒杯前,指饮酒的场合。
  • 白头:指年老。
  • 异乡:他乡,外地。
  • 金井:装饰华丽的井。
  • 梧桐:一种树,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
  • 银塘:银色的池塘,形容水面的光亮。
  •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称。
  • 落日:夕阳。
  • 平沙:平坦的沙地。
  • 宿雁:夜晚栖息的雁。
  • 西风:秋风。
  • 远浪:远处的波浪。
  • 眠鸥:睡眠中的鸥鸟。
  • 砧杵(zhēn chǔ):捣衣的工具,这里指捣衣声。
  • 残梦:梦醒后残留的梦境。
  • 江南第一州:指江南地区的一个著名州府,这里可能指杭州。

翻译

不要在酒杯前笑我白发苍苍,他乡的景色满是秋意让人难以承受。 露水寒冷,金井旁的梧桐显得更加苍老,水面冰冷,银色池塘中的荷花含着忧愁。 夕阳照在平坦的沙地上,迷失了夜晚栖息的雁群,秋风吹动远处的波浪,惊起了睡眠中的鸥鸟。 无端的捣衣声惊醒了我残留的梦境,我还未到达江南那著名的第一州。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异乡生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露寒金井梧桐老”和“水冷银塘菡萏愁”,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凄凉和萧瑟。同时,通过“落日平沙迷宿雁”和“西风远浪起眠鸥”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秋天的孤独和迷茫感。最后,“无端砧杵惊残梦,未到江南第一州”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于谦

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 438篇诗文

于谦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