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晨:清晨,萧瑟的早晨。
- 法苑:指佛教寺庙。
- 迥眺:远望。
- 寒声:指钟声,因钟声在寒气中传播,故称寒声。
- 陶令: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因其曾任彭泽令,故称陶令。
- 惠休:指南朝宋的僧人惠休,以诗文著称。
- 风尘:指世俗的纷扰。
- 白社:指隐居的地方,源自东晋时期白社隐士的典故。
翻译
清晨游览佛寺,远望云峰之外。 秋天的色彩,伴随着霜前的雁鸣; 寒凉的钟声,在雨后回荡。 酒意随着陶渊明的醉意而起, 谈论则仿佛惠休僧人的随和。 何曾想到在这纷扰的尘世之地, 竟然能寻得如白社般的隐逸踪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慎行在清晨游览天界寺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萧晨游法苑,迥眺出云峰”开篇即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远山的壮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秋色霜前雁,寒声雨后钟”通过对秋色和钟声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超然的感觉。后两句“酒随陶令醉,谈许惠休从”则通过陶渊明和惠休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何意风尘地,居然白社踪”则是对前文的总结,表达了在纷扰的尘世中,依然能找到一片清净之地的惊喜与满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