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麦诗

· 于谦
大麦收割蚤,二麦收割迟。带青摘穗不候熟,老稚藉此聊充饥。 去年夏旱秋又水,榖麦无收民受馁。今年种麦十二三,纵有收成无积累。 了却官租馀几何,女嫁男婚债负多。公私用度皆仰给,可喜时清无重科。 有司牧民当体此,爱养苍生如赤子。庶令禄位保始终,更有清名播青史。 剥民肥已天地知,国法昭昭不尔私。琴堂公暇垂帘坐,请诵老夫收麦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蚤(zǎo):早。
  • 老稚(zhì):老人和小孩。
  • 藉(jiè):依赖,依靠。
  • 馁(něi):饥饿。
  • 积累:积蓄,储备。
  • 了却:完成,结束。
  • 仰给(yǎng jǐ):依赖。
  • 有司:古代官吏的通称,这里指官员。
  • 牧民:治理百姓。
  • 赤子:婴儿,比喻百姓。
  • 禄位:官职和俸禄。
  • 剥民肥已:剥夺百姓的财物以自肥。
  • 琴堂:古代官署中的厅堂,代指官员。

翻译

大麦收割得早,二麦收割得晚。不等麦子完全成熟就摘穗,老人和小孩依靠这些来充饥。去年夏天干旱秋天又发水,谷物和麦子都没有收成,百姓因此挨饿。今年种的麦子只有十二三成,即使有所收获也没有积蓄。完成官府的租税后剩下多少,女儿出嫁、儿子娶妻的债务负担重重。公共和私人的开销都依赖这些麦子,所幸时代清明,没有重税。官员治理百姓应当体察这些情况,爱护和养育百姓如同对待婴儿。这样或许能保持官职和俸禄的稳定,更有清廉的名声流传于史册。剥夺百姓以自肥的行为天地皆知,国法昭昭,不容私情。在官署的空闲时刻,垂帘静坐,请诵读老夫的这首收麦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农村的艰辛生活和官民关系的微妙。诗中,于谦通过对比大麦与二麦的收割时间,以及农民不等麦熟就急于收割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农民的贫困和无奈。同时,他批判了官员对百姓的剥削,呼吁官员应当体恤民情,爱护百姓。诗的最后,于谦以自省的态度,希望官员能诵读他的诗,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体现了他的为民情怀和清廉自持的政治理想。

于谦

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 438篇诗文

于谦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