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老婢

· 于谦
吾家有老婢,行年近五十。 虽云极丑陋,所幸少过失。 我昔少年时,垂髫发如漆。 锐意取功名,辛苦事纸笔。 双亲命老婢,给使读书室。 余时方气刚,未知抚爱术。 斯须不如意,骂詈信口出。 老婢受不辞,未始怨且泣。 我壮忝科名,旋登显要职。 老婢亦欣慰,且言所愿毕。 家人自南来,致意我家室。 此意久未报,吾心恒郁郁。 作诗寄所怀,相见应有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忆老婢:回忆家中的老婢女。
  • 垂髫:古代指儿童的发髻下垂,这里指少年时期。
  • 锐意:决心,意志坚定。
  • 取功名:追求功名,即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
  • 辛苦事纸笔:勤奋学习,用功于书写。
  • 给使:侍候,服侍。
  • 骂詈:责骂。
  • :谦词,表示自己不配或不够格。
  • 科名:科举考试的功名。
  • :不久,很快。
  • 显要职:重要的官职。
  • 欣慰:感到高兴和满足。
  • 郁郁:忧愁,不快乐。

翻译

我家中有一位老婢女,年纪将近五十岁。虽然她长得非常丑陋,但幸运的是她很少犯错。我回忆起自己少年时期,那时头发如漆般黑亮,决心追求功名,勤奋地学习书写。我的双亲让这位老婢女来侍候我读书。那时我性格刚烈,不懂如何温柔对待他人。一旦不如意,就会随口责骂。老婢女总是默默承受,从未抱怨或哭泣。

我成年后侥幸获得科举功名,不久便担任了重要的官职。老婢女对此感到欣慰,并说她所希望的已经实现。后来,我的家人从南方来信,传达了老婢女的思念之情。这份思念我久未回报,心中一直感到忧愁。因此,我写下这首诗来表达我的思念,相信我们相见的日子不会太远。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回忆家中老婢女的深情之作。诗中,于谦不仅表达了对老婢女的感激和怀念,也展现了自己从少年到成年的成长历程。通过对比自己少年时的刚烈与老婢女的宽容,诗人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成长与变化。诗的最后,于谦表达了对老婢女的思念和希望重逢的愿望,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家庭成员的深厚情感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于谦

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