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圣代: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 高隐:指隐居的高士。
- 行藏:指出仕和隐退,这里指人的行为和选择。
- 寡交:少交朋友,指不与人多交往。
- 止足:知足,满足于现状。
- 微尚:微小的愿望或志向。
- 钜臣:指重要的臣子,这里可能指能够决定国家安危的大臣。
- 恩礼:指皇帝的恩宠和礼遇。
- 雪涕:擦拭眼泪,形容悲伤。
翻译
在政治清明的时代,没有隐居的高士,每个人的行为和选择都有其原因。我因为少与人交往而思考避世,因为多病而学习如何保全自己。我满足于现状,将个人的微小愿望存于心间,而国家的安危则托付给那些重要的大臣。我所惭愧的是皇帝的恩宠和礼遇太过厚重,我擦拭着眼泪,思念着君主和亲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于慎行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个人感受和选择。诗中,“圣代无高隐”一句,既是对时代的肯定,也隐含了个人无法完全隐退的无奈。通过“寡交思避世,多病学全身”,作者描绘了自己因少交朋友而倾向于避世,因身体多病而学习如何保全自己的生活状态。后两句则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心,以及对皇帝恩宠的感激与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时局的深刻思考。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续曲歌 其三 》 —— [ 明 ] 于慎行
- 《 登峄山绝顶有怀贾大卿石葵 》 —— [ 明 ] 于慎行
- 《 寿封御史中丞姚江邵翁六首 其六 》 —— [ 明 ] 于慎行
- 《 冬日送方胥成北游临邑访邢子愿侍御一首 》 —— [ 明 ] 于慎行
- 《 送李壒村参军奉太夫人南归广陵 》 —— [ 明 ] 于慎行
- 《 秋日亭山周师招饮黄石山顶 》 —— [ 明 ] 于慎行
- 《 同李前峰兵部赵竹里文学集侯氏东墅信宿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拟门有万里客行送胡孝廉孟韬孟韬为其先君求志远走长安云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