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壒村参军奉太夫人南归广陵

陈情晓下紫宸朝,阿母云舆度绛霄。 珠履名高西府幕,斑衣色借上公貂。 花深楚苑春鸣棹,月满隋堤夜听箫。 别后思君何处望,淮南芳树广陵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陈情:陈述衷情。
  • 紫宸:古代帝王的宫殿,这里指朝廷。
  • 阿母:指李壒村的母亲。
  • 云舆:指华贵的车驾。
  • 绛霄:红色的云霄,比喻高远的天空。
  • 珠履:缀有珍珠的鞋子,比喻显贵。
  • 西府幕:指西府的幕僚,西府是古代官署名。
  • 斑衣:彩衣,古代官员的礼服。
  • 上公貂:指高级官员的貂皮服饰。
  • 楚苑:楚地的园林。
  • 春鸣棹:春天划船的声音。
  • 隋堤:隋朝修建的堤岸。
  • 夜听箫:夜晚听箫声。
  • 淮南:地名,指今江苏一带。
  • 广陵潮:指广陵(今扬州)的潮水。

翻译

清晨,你在紫宸殿下陈述衷情,你的母亲乘坐华贵的车驾穿越高远的红云。 你的珠履在西府幕中名声显赫,彩衣上借来的上公貂皮更显尊贵。 楚地的园林中,春日划船声声入耳,隋堤之上,月夜箫声悠扬。 离别之后,我将在何处思念你?望着淮南的芳树和广陵的潮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李壒村参军奉母南归的情景,通过紫宸殿、云舆、珠履等意象展现了其显赫的地位和尊贵的身份。诗中“花深楚苑春鸣棹,月满隋堤夜听箫”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结尾的“淮南芳树广陵潮”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深切挂念。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