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毗庐阁同诸公

· 尹台
落日千林散绮疏,含风孤磴袅层虚。 吴天白雁春难至,朔塞黄云晚自嘘。 万里龙庭悲画角,十年凤阁愧文裾。 登临聊共蓬山侣,徙倚阑干兴一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毗庐阁:古代建筑名,具体位置不详。
  • 绮疏:指美丽的树影。
  • 孤磴:孤立的石阶。
  • 袅层虚:形容石阶蜿蜒而上,仿佛通向虚空。
  • 吴天:指江南的天空。
  • 白雁:一种候鸟,常用来象征季节的变换。
  • 朔塞:北方的边塞。
  • 黄云:指北方边塞的沙尘。
  • 龙庭:古代指帝王的居所。
  • 画角: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于军中,象征战争。
  • 凤阁:指朝廷中的高级官署。
  • 文裾:指文人的服饰,这里代指文人的身份。
  • 蓬山:神话中的仙山,这里比喻高雅的境地。
  • 徙倚:徘徊,停留。
  • 阑干:栏杆。

翻译

夕阳下,千树万林的影子斑驳陆离,美丽的树影散落一地。孤立的石阶蜿蜒而上,仿佛通向虚空,随风摇曳。江南的天空下,白雁似乎难以带来春天的消息,而北方的边塞,黄色的沙尘在晚风中自顾自地飘散。万里之外的帝王居所,画角声悲凉,十年间在朝廷中的我,对自己的文人身份感到愧疚。与诸位高雅之士一同登临此阁,我们在栏杆边徘徊,心情因此而舒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毗庐阁上远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落日千林”、“孤磴袅层虚”等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与辽阔。诗中“吴天白雁春难至,朔塞黄云晚自嘘”一句,既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感慨,也隐含了对边塞战事的忧虑。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朝廷生涯的反思与自责,以及与友人共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