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郭太史:指郭璞,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曾任太史令。
- 美命:美好的使命或任务。
- 贻诗:赠送诗歌。
- 见投:被投赠。
- 奉和:和诗,即以诗回应。
- 策士:谋士,指董仲舒,西汉著名儒家学者,曾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董江都:即董仲舒,因其曾任江都相而得名。
- 骚人:诗人,指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代表作有《离骚》。
- 屈左徒:即屈原,因其曾任楚怀王的左徒而得名。
- 张楚:指楚国,这里比喻郭璞的声名之高。
- 吞吴:指吴国,这里比喻郭璞的才华之大。
- 疏越调:指高雅的音乐,这里比喻郭璞的诗文。
- 结鲤: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祥瑞,这里比喻美好的愿望。
- 姑苏:苏州的古称,这里指郭璞的所在地。
翻译
郭太史肩负着美好的使命,赠送给我他的诗作,我以诗回应,仅得两章。 董仲舒这样的谋士,屈原这样的诗人,他们的名声高自楚国,才华大到足以吞并吴国。 一个字的价值足以让人为之牺牲,千秋万代之后,他们的意义依然不孤。 愿将那高雅的音调,寄托美好的愿望,向着姑苏之地传递。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对郭璞赠诗的回应,表达了对郭璞才华和声名的赞美。诗中通过对董仲舒和屈原的比喻,强调了郭璞的学识和诗才。末句“好将疏越调,结鲤向姑苏”则寄托了对郭璞的美好祝愿,希望他的诗文能够流传千古,影响深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王世贞对郭璞的深厚敬意和文学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