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贺公孝与吉士

阁夜青藜可更探,君家文物满齐南。 明堂旧礼传公玉,石室新书续马谈。 此日去天真尺五,当年聚岳是星三。 山中酒畔频闻喜,几度封题待爵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阁夜:指在阁楼中度过的夜晚。
  • 青藜:古代用来点火的植物,这里指灯火。
  • 文物:指古代的文献和器物。
  • 齐南:地名,指齐国的南部。
  •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地方,也指古代的礼制。
  • 公玉:古代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 石室:指藏书的地方。
  • 新书:新写的书籍。
  • 马谈:指马融,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曾著书立说。
  • 去天:离开天空,比喻远离朝廷。
  • 尺五:形容距离很近。
  • 聚岳:指聚集在高山上的贤人。
  • 星三:指三星,比喻贤人。
  • 山中:指隐居的地方。
  • 酒畔:饮酒的地方。
  • 封题:指封好的信件。
  • 爵函:指有爵位的人的信件。

翻译

在阁楼中度过的夜晚,灯火依旧可以探寻,你家的文物遍布齐国的南部。 古代明堂的旧礼制传承自公玉,石室中新写的书籍延续了马融的学说。 今日离天庭只有咫尺之遥,当年聚集在高山上的贤人如同星辰般璀璨。 在山中饮酒的地方频频听到喜讯,多次封好的信件等待着有爵位的人来取。

赏析

这首诗是于慎行寄给贺公孝与吉士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才华和学问的赞赏。诗中通过“阁夜青藜”、“君家文物”等意象,描绘了一个学问渊博、文化底蕴深厚的场景。同时,通过“明堂旧礼”、“石室新书”等词句,展现了友人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对新知识的追求。最后,诗人以“山中酒畔频闻喜”表达了对友人喜讯的期待,以及对友人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才华和学问的敬仰之情。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