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节:指农历二月。
- 悬桑:指桑树,这里可能指桑树上的蚕丝,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延续。
- 阳始达:阳光开始普照,指春天的到来。
- 省郎:指朝廷的官员。
- 斑服:指官员的礼服,这里可能指官员们穿着正式的服装。
- 趋庭:指官员们赶往朝廷,参加朝会。
- 藤衣:用藤条编织的衣服,这里形容生活简朴。
- 江门雪:江边的雪,这里可能指封君居住的地方。
- 蕊笈:指书箱,这里可能指封君的藏书。
- 閒开:慢慢地打开。
- 笠泽星:指天上的星星,这里可能指封君在夜晚读书时看到的星空。
- 迟暮:晚年。
- 看山:欣赏山景。
- 劳柱杖:拄着拐杖,形容年老。
- 逡巡:慢慢地。
- 闭户:关闭门户,指封君在家中。
- 了仙经:指读完仙人的经书,这里可能指封君对道教或仙人文化的研究。
- 仪鸿:指大雁,这里可能指封君的声望和地位。
- 九冥:指深远的九天,这里可能指封君的影响深远。
翻译
在农历二月,桑树上的蚕丝标志着春天的到来,阳光开始普照。朝廷的官员们穿着正式的礼服,赶往朝廷参加朝会。而封君则穿着简朴的藤衣,居住在江边,享受着雪景。他的藏书慢慢地打开,夜晚读书时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晚年时,他拄着拐杖欣赏山景,慢慢地关闭门户,专心研究仙人的经书。在人间,七十岁已经算是高龄,但封君的影响依然深远,如同大雁在深远的九天中飞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封君晚年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通过对比朝廷官员的繁忙与封君的宁静,突出了封君超然物外、追求精神生活的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道教元素,如桑树、江雪、星星、仙经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结尾的“仪鸿在九冥”更是将封君的声望和影响提升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表达了对封君高尚品格和深远影响的赞美。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
尹台的其他作品
- 《 大湖北山四亭题句 》 —— [ 明 ] 尹台
- 《 舟中别用均学士有怀 》 —— [ 明 ] 尹台
- 《 自大茅宫入上下二宫缅然有怀仙之感书似句樊令及文学胡子 》 —— [ 明 ] 尹台
- 《 夜宿昌平同应少宰孙宗伯集叙用韵分赠二首 》 —— [ 明 ] 尹台
- 《 拙翁六十寿诗 》 —— [ 明 ] 尹台
- 《 秋日同大司马张公少宗伯康公少司马石公振武营宴集二首 》 —— [ 明 ] 尹台
- 《 甲戌夏再过武林诸君招游西湖感兴二首 》 —— [ 明 ] 尹台
- 《 和答刘少衡见寄之作二首 》 —— [ 明 ] 尹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