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夏再过武林诸君招游西湖感兴二首

· 尹台
一别西湖已廿年,旧游林壑异风烟。 苏公堤上花存几,林逋宅前山自妍。 半压荷湾犹舞袖,已残柳岸尚歌弦。 兵戈忍使繁华破,今古清波漫画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戌:指特定的年份,甲戌年。
  • 武林:古代对杭州的别称。
  • 西湖:位于杭州的著名湖泊。
  • 廿年:二十年。
  • 林壑:山林与溪谷。
  • 风烟:风景和烟雾,这里指景色。
  • 苏公堤:西湖上的一条著名堤岸,由苏轼主持修建。
  • 林逋:宋代隐士,以植梅养鹤著称,其宅位于西湖附近。
  • :美丽。
  • 荷湾:荷花盛开的水湾。
  • 柳岸:种植柳树的湖岸。
  • 歌弦:歌声和琴声,泛指音乐。
  • 兵戈:战争。
  • 繁华破:繁华被破坏。
  • 清波:清澈的湖水。
  • 漫画船:随意划动的船只。

翻译

自从上次离开西湖已有二十年,旧日游玩的山林溪谷景色已大不相同。 苏公堤上的花儿还剩下多少,林逋宅前的山依旧美丽。 荷花半压在水湾中,仿佛还在舞动衣袖;柳树已残的湖岸,仍能听到歌声和琴声。 战争怎能忍心破坏这繁华,今古之间,清澈的湖水依旧,漫画船随意划动。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变迁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怀念。诗中,“一别西湖已廿年”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而“旧游林壑异风烟”则描绘了景色的变化。后两句通过对苏公堤和林逋宅的描写,进一步以具体的景物来体现时间的变迁和历史的痕迹。最后两句则抒发了对战争破坏美好事物的遗憾,以及对西湖不变之美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文历史的深厚情感。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