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管子台西汶水寒,朝正驷马向长安。 齐城吏绩徵三异,渤海家声起二难。 日近宫云春自早,烟消津柳雪初残。 遥知课最承恩处,内殿黄金拥汉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朝正: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汉以来通常在岁首元旦进行,也称大朝会。
  • 驷马:指驾一车之四马。
  • 长安:古代都城,今陕西西安,此处泛指京城。
  • 齐城:指齐国的都城。
  • 渤海: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滨州一带。
  • 二难:指难得的贤士。
  • 课最:古时朝廷对官吏定期考核,检查政绩,政绩最好的称“课最”。
  • 汉官:汉朝的官员,这里泛指朝廷官员。

翻译

在管子台的西边,汶水显得寒冷,正月的朝会上,四马驾的车驶向长安。齐国的都城里,官员的政绩被赞誉为三项非凡成就,而渤海之地则因两位难得的贤士而声名鹊起。京城的春日似乎来得特别早,宫殿旁的云彩也显得格外明媚,烟雾消散后,渡口的柳树上雪已初融。遥想那些在朝廷中接受恩宠、政绩卓越的官员,他们身着内殿赐予的黄金服饰,成为汉官中的佼佼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官员于慎行对朝廷生活的向往和对同僚政绩的赞誉。诗中通过“朝正驷马向长安”展现了朝廷的盛况,而“齐城吏绩徵三异,渤海家声起二难”则表达了对同僚政绩的钦佩。后两句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隐喻了朝廷的繁荣和官员的荣耀。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朝廷和同僚的深厚情感。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