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诏:古代西南地区的六个部落,泛指云南一带。
- 三湘:指湖南的湘江流域,泛指湖南。
- 龙额:古代传说中的地名,指边疆或边远之地。
- 尺书:书信。
翻译
我一生在少年时期结交了许多朋友,现在你手持利剑,成为镇守夜郎的将军。马背上的山川景色,连接着遥远的六诏之地;匣中的宝剑,似乎能听到三湘的风雨声。明知你有壮志图谋边疆,但分别的离愁却如雁群般难以排遣。分别后,我们将相隔万里,不知何时你的书信能越过衡阳,传递到我这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出征的姊丈的深情告别与祝福。诗中,“平生结客少年场”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豪情,而“一剑登坛镇夜郎”则描绘了姊丈的英勇与威严。通过“马上山川连六诏,匣中风雨渡三湘”的壮阔景象,诗人抒发了对姊丈远征的想象与担忧。结尾的“别后相看万馀里,尺书几日过衡阳”则流露出深深的离愁与期盼,展现了诗人对姊丈的深厚情感。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方仞庵陶兰亭二比部邀游栖霞寺 》 —— [ 明 ] 于慎行
- 《 题忠顺夫人画像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贺平阴刘元阳新授四氏学掌教 》 —— [ 明 ] 于慎行
- 《 鲍兵部山甫过访榖城山馆 》 —— [ 明 ] 于慎行
- 《 东园延吴翁晋病不能陪 》 —— [ 明 ] 于慎行
- 《 白沟河 》 —— [ 明 ] 于慎行
- 《 扈从春际上陵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送彭肯亭太史册封沈藩便道过里寿太公九十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