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一日侯将军兄弟邀从亭山先生游洪范东流二池宿南天观登云翠山绝顶奉和四首洪范池
中天积翠削巑岏,扫石衔杯醉不冠。
樵路半垂青嶂底,歌声全出碧云端。
飞来别作仙人掌,望去平临玉女坛。
笑问风流彭泽宰,白头曾得几回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天:天空的中央。
- 积翠:积累的绿色,指山色。
-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峰高耸尖锐。
- 扫石:指在山石上清扫,准备坐下。
- 衔杯:指饮酒。
- 樵路:砍柴人走的小路。
- 青嶂:青色的山峰。
- 碧云端:碧空中的云端。
- 仙人掌:比喻山峰形状奇特。
- 平临:平视,指山峰高耸,仿佛可以平视天空。
- 玉女坛:传说中仙女居住的地方。
- 风流彭泽宰:指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陶渊明,他曾任彭泽县令。
- 白头:指年老。
翻译
天空中央积聚着翠绿的山色,山峰高耸尖锐。我们在山石上清扫,准备坐下,饮酒作乐,不戴帽子。砍柴人走的小路半隐在青色的山峰下,歌声从碧空中的云端传出。飞来的山峰别有一种仙人掌的奇特形状,望去仿佛可以平视天空中的玉女坛。笑着问那风流的彭泽县令陶渊明,年老的我们还能有几次这样的机会观赏美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与友人共游山水的情景,通过高耸的山峰、清澈的歌声、奇特的山形和传说中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中天积翠”、“碧云端”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结尾的“笑问风流彭泽宰,白头曾得几回看”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戏贺侯六新纳少姬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夏日山居周砺斋太史奉使周藩过邑见访赋赠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题李棠轩太史风木卷 》 —— [ 明 ] 于慎行
- 《 赠相工李生游金陵谒洪阳张丈二首 其二 》 —— [ 明 ] 于慎行
- 《 春日同罗虞臣囧卿李本宁太史朱可大进士游摩诃庵得冬字 》 —— [ 明 ] 于慎行
- 《 招山人歌 》 —— [ 明 ] 于慎行
- 《 送陈春宇太史册封楚藩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书楚刘封君乡贤卷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