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一日侯将军兄弟邀从亭山先生游洪范东流二池宿南天观登云翠山绝顶奉和四首洪范池
百尺高台古树林,池边不雨昼萧森。
游逢载酒春先暮,兴到看山客自深。
片石千秋留鸟篆,寒潭百尺想龙吟。
何时得遂移家计,长日垂竿藉绿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洪范东流二池:指洪范池和东流泉,两者均为山东济南的名胜。
- 南天观:位于山东济南的一处道观。
- 云翠山:位于山东济南的一座山。
- 百尺高台:形容台地高耸。
- 萧森:形容寂静冷清。
- 载酒:带着酒。
- 千秋:千年,形容时间长久。
- 鸟篆:古代的一种篆书,形状像鸟的足迹。
- 龙吟:龙的叫声,这里比喻水声。
- 移家计:搬家,迁移住所。
- 垂竿:钓鱼。
- 藉绿阴:依靠在绿荫下。
翻译
百尺高耸的台地上,古树成林,池边即使不下雨,白昼也显得萧瑟冷清。春游时遇到载酒的同伴,春天似乎提前到来,兴致勃勃地看山,游客自然深入其中。片石上留下了千年的鸟篆,深潭百尺处仿佛能听到龙的吟唱。何时才能实现搬家的计划,整日里在绿荫下钓鱼,享受悠闲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友人游历名胜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诗中“百尺高台古树林”展现了高台的壮观和古树的苍劲,“游逢载酒春先暮”则巧妙地表达了春游的愉悦和时光的流逝。结尾的“长日垂竿藉绿阴”更是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无限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雪中菊花小歌 》 —— [ 明 ] 于慎行
- 《 三阳观木末亭晚眺因迟可大未至 》 —— [ 明 ] 于慎行
- 《 山中奉寄太宰梦山杨公四首 其二 》 —— [ 明 ] 于慎行
- 《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三月廿八日饮侯六山庄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春日同朱可大起部冯用韫太史同游恩隆观暨侍中园纪事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冬夜方胥成过访 》 —— [ 明 ] 于慎行
- 《 为潘海滨处士题竹萱图二首 其一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