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闾门: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闾门即指家门口。
- 岩桂:山中的桂树,常用来象征高洁。
- 庭萱:庭院中的萱草,萱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母亲。
- 游子梦:游子指离家在外的人,游子梦即游子的思乡之梦。
- 一寒:极度贫困。
- 故人衣:故人指旧友,故人衣指旧友的衣物,这里可能指旧友的关怀或帮助。
- 长铗:长剑,这里可能指贫穷中的自卫或自尊。
- 断机:断了的织机,比喻家中贫困,无法维持生计。
- 乾坤:天地,泛指世界。
- 落魄:失意潦倒。
- 三斋年少:三斋指佛教中的三斋月,即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这三个月佛教徒要持斋戒。这里可能指在三斋月期间保持清净生活的年轻人。
翻译
在这个家门口,我该何去何从,山中的桂树和庭院里的萱草都已不再。 千里之外,游子的梦空悬着,一贫如洗,谁还会想起故人的衣物。 春风吹拂的四壁中,只剩下长剑相伴,夜雨中的空堂,有着断了的织机。 不要向这天地悲叹自己的失意,像你这样在三斋月仍保持清净的年轻人实在稀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在家门口徘徊时的迷茫与孤独,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贫困的无奈。诗中通过“岩桂”、“庭萱”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而“游子梦”、“故人衣”等则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最后两句鼓励自己不要沉溺于失意之中,而是要保持清净的心态,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应制题画四首 其一 雪景 》 —— [ 明 ] 于慎行
- 《 送平阴杨令迁晋府审理二十二韵 》 —— [ 明 ] 于慎行
- 《 三月廿八日葛龙池朱讷斋二工部冯琢吾葛凤池二太史同游城西黄侍中园林看花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代作朱宪使双寿长歌 》 —— [ 明 ] 于慎行
- 《 过夏镇新河有怀先师朱大司空 》 —— [ 明 ] 于慎行
- 《 立秋吴翁晋郭汝承南溪小集和韵 》 —— [ 明 ] 于慎行
- 《 倚槛 》 —— [ 明 ] 于慎行
- 《 感怀二十首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