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司寇笠翁先生赴召北上十四韵
紫匦传新命,彤轺发旧京。
三垣卿月丽,五夜法星明。
鼎业光儒术,彝功阐帝纮。
祯符占贯索,泰纬应阶衡。
祖席郊关展,离弦渭唱并。
怀贤怜汉佩,惜别咏河缨。
亭晚吴天豁,江秋蜀涨平。
挂帆云出浦,倚棹月临城。
淮树行相引,徐山若处横。
鲈莼乡思剧,鸿雪旅情惊。
白闼悬珂影,朱扉听履声。
祥刑钦吕德,淑问想皋名。
岁晏松筠劲,霜寒葭菼鸣。
何时尺笺堕,一诵慰平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匦(zǐ guǐ):紫色的匣子,古代用于盛放重要文件或诏书。
- 彤轺(tóng yáo):红色的马车,指高官的座车。
- 三垣: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区名称,此处比喻朝廷。
- 法星:指天文学中的星宿,此处象征法律与正义。
- 彝功:常功,指常规的功绩。
- 祯符:吉祥的征兆。
- 泰纬:吉祥的纬线,比喻国家的吉祥之兆。
- 祖席:送行的宴席。
- 离弦:离别的音乐。
- 汉佩:汉代的玉佩,此处比喻珍贵的友情。
- 河缨:河边的缨络,比喻离别的情感。
- 鸿雪:大雪,比喻旅途的艰辛。
- 白闼(bái tà):白色的门,指宫门。
- 朱扉:红色的门,指高官的府邸。
- 祥刑:吉祥的刑法,指公正的法律。
- 淑问:美好的名声。
- 葭菼(jiā tǎn):芦苇和荻,此处指秋天的景象。
翻译
紫色的匣子传递着新的任命,红色的马车启程前往古老的京城。 朝廷中星光璀璨,法律之星在夜空中明亮。 国家的基业因儒学而辉煌,常规的功绩展现帝王的纲纪。 吉祥的征兆预示着国家的繁荣,吉祥的纬线与阶梯相呼应。 送行的宴席在郊外展开,离别的音乐与渭水的歌声交织。 怀念贤人如同珍惜汉代的玉佩,惜别之情如同河边的缨络。 傍晚的吴天显得开阔,秋天的江水蜀地涨平。 扬帆时云彩从水边升起,倚船时月光照临城池。 淮河的树木一路相伴,徐山的景色如同横卧。 鲈鱼和莼菜引发浓烈的乡愁,大雪中的旅途情感令人惊动。 白色的宫门悬挂着玉珂的影子,红色的府邸传来履声。 钦佩吕德的公正法律,思念皋陶的美名。 岁末的松竹更显坚韧,霜寒中的芦苇和荻鸣响。 何时能收到一封书信,读后能慰藉平生。
赏析
这首作品是尹台送别大司寇笠翁先生赴京的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福和不舍。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天文、地理和植物等自然元素,以及宫廷、法律等社会元素,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细腻的送别场景。通过对“紫匦”、“彤轺”、“三垣”、“法星”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朝廷的庄严和法律的威严。后半部分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歌的高超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