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晚雨

一户通幽径,依依敞竹门。 乱云低白昼,疏雨湿黄昏。 犬吠当林屋,鸦归隔水村。 呼儿供枣栗,独自酌芳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居:隐居的地方,指偏僻安静的住所。
  • 依依:形容竹门轻柔地敞开的样子。
  • :打开。
  • 竹门:用竹子做的门。
  • 乱云:形容云朵密集且不规则。
  • 低白昼:云层低垂,使得白天显得昏暗。
  • 疏雨:稀疏的小雨。
  • 湿黄昏:黄昏时分,雨使得空气和地面湿润。
  • 犬吠:狗叫声。
  • 当林屋:在树林中的房屋附近。
  • 鸦归:乌鸦归巢。
  • 隔水村:隔着水流的村庄。
  • 呼儿:呼唤孩子。
  • 供枣栗:提供枣子和栗子作为食物。
  • 酌芳樽:斟酒于芳香的酒杯中。

翻译

一户人家的小径通向幽静之处,轻柔地敞开着竹门。 密集的云朵低垂,使得白昼显得昏暗,稀疏的小雨在黄昏时分使一切变得湿润。 树林中的房屋附近传来狗叫声,乌鸦隔着水流归巢于村庄。 呼唤孩子拿来枣子和栗子,我独自斟酒于芳香的酒杯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居所,通过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得。诗中“乱云低白昼,疏雨湿黄昏”巧妙地运用天气变化,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氛围。后两句通过动物的活动和人的行为,进一步以动衬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整体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诗人周是修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感受。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 195篇诗文